黑龙江动物繁殖

试验研究

  • 引进芬兰驯鹿体尺指标的测定

    刘伟石;马希祥;田晓瑞;盖广辉;王庆海;吴晓宇;李和平;

    为了了解芬兰驯鹿体尺数据,试验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根河林业局所辖林场对引进芬兰驯鹿的体长、体高、胸围、管围等9个体尺指标进行了测定,并以测定数据为基础进一步计算了体长指数、胸围指数、管围指数、体躯指数4个重要的体尺指数。结果表明:雌性、雄性驯鹿的体长、体高、胸围、管围分别是(96.0±0.8) cm、(91.0±2.2) cm、(125.7±4.9) cm、(13.0±1.8) cm和(109.2±5.1) cm、(106.0±3.8) cm、(130.0±5.2) cm、(14.9±1.1) cm;雌性、雄性驯鹿的体长指数、胸围指数、管围指数、体躯指数分别是(105.54±1.71)%、(138.06±2.75)%、(14.27±0.59)%、(130.87±4.02)%和(103.09±4.54)%、(122.76±6.05)%、(14.04±0.85)%、(119.33±8.02)%。从体尺指数结果看,驯鹿体型属于挽用型结构,与驯鹿作为役用工具的客观事实相符合。

    2021年06期 v.29;No.141 1-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马卵巢石蜡切片制作体系的优化

    陶力;神英超;阿鲁斯;伊敏娜;才文道力玛;王希生;田书岳;芒来;格日乐其木格;

    为了建立和优化马卵巢石蜡切片制作体系,为完善马属动物繁殖理论知识奠定基础,试验以2~3岁蒙古马为研究对象,选择6匹健康母马卵巢组织,对比了不同固定方法、组织脱水方法、浸蜡方法及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 E.)染色体系对石蜡切片制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于0.5 cm卵巢组织片段、经过3种固定液均达不到有效支持后期石蜡切片制作的条件;马卵巢石蜡切片制作需组织片段小于0.5 cm并采用Bouin固定液进行75%酒精浸泡24 h→85%酒精浸泡1 h→95%浸泡酒精2 h→100%酒精2 h脱水;二甲苯透明剂中放置10 min×2次;纯蜡与二甲苯按1∶1比例混合并浸蜡40 min→纯蜡Ⅰ40 min→纯蜡Ⅱ0.05 Mpa真空浸蜡40 min条件,以此为制作马卵巢组织石蜡切片的最佳体系。

    2021年06期 v.29;No.141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 宁夏固原地区肉母牛三种疫病免疫抗体监测分析

    邓占钊;杨春莲;谢文青;赵永红;摆世林;梁小军;

    为了及时掌握宁夏固原地区肉母牛口蹄疫、布鲁氏杆菌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三种疫病免疫后的免疫效果,为后期制订更加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2018—2020年间采集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马沟村(A)和杨坪村(B)两地区共计6 140份基础母牛血清,利用ELISA检测方法对血清样本进行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表明:2018—2020年固原市两地区肉牛口蹄疫、布鲁氏杆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整体抗体阳性率均在89%以上,各年度的抗体阳性率均达到了农业农村部要求的免疫抗体合格率≥70%的标准。

    2021年06期 v.29;No.141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专论综述

  • 奶牛乳腺炎细胞模型的建立及中药治疗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申纪饶;武小虎;张惠婷;李新圃;丁学智;严作廷;李宏胜;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造成奶产量和质量下降,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奶牛乳腺炎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但由于抗生素的滥用,造成病原菌耐药及药物残留,给奶牛乳腺炎防控及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威胁。由于中药具有低毒、低残留、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及治疗效果明确等特点,近年来成为众多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方向,尤其是以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为模型开展的中药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文章对牛乳腺上皮细胞培养特性、乳腺炎炎症模型的建立、中药在干预细胞模型及作用靶点方面的最新进展、未来研究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治疗奶牛乳腺炎作用机制及筛选优良的中药方剂提供参考。

    2021年06期 v.29;No.141 14-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影响肉羊繁殖力的主要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王万兴;蔡树东;潘伊微;周斐然;司天桃;罗生金;

    养羊业在畜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我国养羊业总体生产水平仍然较低。繁殖力是羊最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提高肉羊繁殖力对养羊业的发展尤为重要。依靠传统的育种技术已难以满足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育种中采用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分子育种技术(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对提高肉羊繁殖力具有显著效果。文章对PGR、ESR、FSH、PRL、LH、FecB等候选基因多态性与肉羊繁殖力的关系问题进行综述,为运用分子遗传标记提高肉羊繁殖力提供依据。

    2021年06期 v.29;No.141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生产管理

  • 2020年牛胚胎移植成本估算分析

    董红;罗永明;石晓兵;卿胜奎;贾志虎;崔伯戈;

    为了测算牛胚胎移植成本,笔者以2020年天诚太平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牛场进行的胚胎移植技术服务一年的财务开支为例,对胚胎移植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了核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头均5枚可用胚胎的中等水平基础上,受体获得妊娠的成本为3 732.49元。

    2021年06期 v.29;No.141 26-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规模化猪场改善母猪动物福利的探讨

    邰丽萍;

    养殖场动物福利主要包含为动物提供比较舒适自由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在活动空间、饲料、环境、饮水、免疫、用药、运输、屠宰等方面善待动物,使其免受不必要的痛苦,最终为人类输出优质的动物产品。目前在我国大多数规模化猪场中母猪动物福利状况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已经不适应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此,笔者提出发展生态养殖、非限位饲养、提供多元化的环境刺激、引进自动化智能管理系统、采用动物福利产品标识等建议,希望为规模化猪场母猪动物福利的改善提供一些参考。

    2021年06期 v.29;No.141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兽医临床

  • 母牛繁殖障碍的综合防制

    张军;姜海春;罗生金;

    肉牛产业是新疆哈密市现代畜牧业的主导产业之一。由于环境、营养、饲养管理、繁殖技术操作、母牛衰老和疾病等因素引起的母牛不孕症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牛场繁殖效率。笔者针对母牛繁殖障碍的病因,提出饲草料均衡供给、推广科学营养配方、对症采取预防和治疗、推广优质冻精科学化利用、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培训等措施,为实现哈密市肉牛资源综合利用、畜牧产业增值、农牧民增收提供参考依据。

    2021年06期 v.29;No.141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论坛

  •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养羊快繁效益

    石国庆;刘昱成;万鹏程;代蓉;傅祥伟;杨杨;

    结构调整是实现产业化养羊,全面改善和提高养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针对我国养羊高度分散"小而全"的饲养基础和产、供、销脱节的经营现状,笔者提出应面向市场、依托资源、以质量效益为目标对产业结构进行全面调整:一是因地制宜,决策生产方向和相应的发展品种,组织规模化区域性商品生产。二是以实用技术为基础,调整内部结构,提高群体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三是培植龙头企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健全营销体系,改革物流管理。并提出在宏观上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大立法保护和政策扶持的力度、营造养羊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宽松环境、加快产业化进程的建议。

    2021年06期 v.29;No.141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帕米尔牦牛遗传资源保护现状及建议

    高勤学;杨文科;牙生江·纳斯尔;

    帕米尔牦牛是经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确认的地方牦牛新品种,目前关于该品种的资料很少。新疆地区帕米尔牦牛数量仅次于巴州牦牛,存栏量在10万头左右。文章介绍了帕米尔牦牛的起源和遗传资源现状,并提出建立帕米尔牦牛保种场和保护区及开展帕米尔牦牛基础研究、品种培育和改良工作等建议。

    2021年06期 v.29;No.141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教学改革

  • 家畜繁殖学教学质量改进的策略探讨

    莫显红;赵冰;岳凯平;孙丽瑶;李冰;方宝宝;郭成;徐振军;

    家畜繁殖学是研究动物生殖活动及其调控规律和调控技术的科学,是畜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家畜繁殖学已成为现代动物科学及畜牧科学中研究最活跃的学科之一。为了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家畜生殖生理和繁殖调控技术、增强育种工作能力,赤峰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家畜繁殖学课程组对该课程授课方式进行了改革。课程组采用网络教学平台与课堂结合,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加强课程组建设;调整实验课教学内容,搞好实训基地建设;推动科研反哺教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并不断完善教学考核指标与评价体系,多方位开展家畜繁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实践证明,家畜繁殖学教学改革达到了预期效果。

    2021年06期 v.29;No.141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动物育种学课程思政教学元素的挖掘与应用

    李桢;展学斌;范楚琦;

    动物育种学是农业院校动物生产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的提出对教师自身的政治素养和课程教学模式均有更高的要求。思政教学要有明确的思政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课后反思,案例中引用的人、物、事必须讲政治,以事实为依据,重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科学探索精神与科研素养。实践表明,专业课程思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研究兴趣,是提高本科专业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2021年06期 v.29;No.141 49-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羊生产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张艳丽;万永杰;李静;王子玉;王锋;

    "羊生产学"是高校动物科学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实践课程之一,内容丰富,实践性强。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农业高校知农爱农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羊生产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梳理,笔者分析了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内容和切入点,使思想政治元素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旨在实现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

    2021年06期 v.29;No.141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