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动物繁殖

试验研究

  • 牛Bcl-2基因生物信息学功能预测分析

    丁嘉怡;郭慧玲;罗一鸣;康文林;李康;李谷月;

    为了预测Bcl-2基因生物学功能在细胞凋亡和自噬交叉性调节中发挥的作用,试验采用BioEdit软件、NCBI、ExPASy-ProtParam tool、TMHMM Server v.2.0、SPLIT 4.0、SignalP 4.1 Server、PSORTⅡ、PSIpred-MEMSAT 3、SWISS–MODEL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对牛Bcl-2基因及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和特征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牛Bcl-2基因可编码229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可溶酸性亲水性蛋白质,蛋白质公式为C1 132H1 717N311O316S9,原子总数为3 485,理论等电点为6.65;半衰期为30 h;不稳定性指数为58.20;分类为不稳定蛋白;脂肪指数为76.77;亲水性的平均值(GRAVY)为-0.133,预测Bcl-2蛋白为亲水蛋白;含有跨膜区且不存在信号肽,为非分泌跨膜蛋白;分布于细胞质、核、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分泌系统的囊泡、细胞骨架及液泡中;主要由51.53%的α-螺旋、6.99%的β-转角、6.55%的延伸链与34.93%的无规卷曲组成,其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与二级结构预测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牛的Bcl-2基因在哺乳动物中具有高度保守性,Bcl-2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结构上,为酸性亲水跨膜结构蛋白,C端具有疏水结构区,与调节细胞凋亡功能有重要关联。

    2021年03期 v.29;No.138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9K]
  • 麝鼠生殖腺中凋亡体3个基因的表达分析

    李天峰;叶筱彤;雷行;满欣;白素英;

    为深入了解麝鼠生殖腺发育的规律,以及探究这些凋亡体相关基因在麝鼠生殖腺发育周期中的作用,试验采用RT-qPCR技术检测了成年雄性麝鼠繁殖期与非繁殖期前列腺、精囊腺和睾丸中组成凋亡体3个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并通过免疫印迹技术验证部分结果。结果表明:Cytc基因、Caspase-9基因和Apaf-1基因在非繁殖期的表达量均高于繁殖期,且差异显著(P≤0.05)。同时,Cytc基因和Apaf-1基因在前列腺和精囊腺两个组织中,繁殖期与非繁殖期两个时期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接近,而睾丸中的m RNA表达水平变化远高于二者。Caspase9基因在睾丸和精囊腺中,繁殖期与非繁殖期两个时期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接近,远高于前列腺中的m RNA表达水平变化。说明凋亡体3个基因在繁殖结束后前列腺、精囊腺和睾丸的萎缩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2021年03期 v.29;No.138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 日粮添加富硒豆芽粉对鸡蛋品质与硒沉积的影响

    任明德;李和平;崔景浩;宋昌满;李春植;金锦学;孙恩珠;

    为了明确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富硒豆芽粉对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将32周龄海兰褐壳产蛋鸡500只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含无机硒0.3 mg/kg)和4个试验组(B、C、D、E组基础饲粮中添加富硒豆芽粉7.5,15.0,22.5,30.0 g/kg),试验期为140 d,观察鸡群健康状况,测定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鸡蛋中硒含量、鸡肉和组织中硒含量。结果表明:B、C、D、E组蛋鸡日耗料量、产蛋率、蛋重以及料蛋比等生产性能指标均好于对照组;试验全期试验组蛋重、蛋壳强度均高于对照组,蛋形指数从试验第30天开始低于对照组,蛋壳厚度从第30天开始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蛋中硒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随着富硒豆芽粉添加量的增加,蛋鸡胸肌、肝脏、皮肤和肾脏中的硒含量也逐渐增加,B、C、D、E组蛋鸡胸肌、肝脏、皮肤和肾脏中硒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整个试验期间各组无鸡只死亡,也未发现急性中毒症状或者慢性中毒症状。说明富硒豆芽粉可以用于生产富硒蛋,添加量以7.5~30.0 g/kg为宜。

    2021年03期 v.29;No.138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 小球藻对罕山白绒山羊繁殖性能及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白玉彬;图门乌力吉;萨仁其木格;双金;

    为了探讨小球藻对母山羊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妊娠130 d左右罕山白绒山羊母羊44只,随机分为2组,各组22只,对照组采用基础饲粮,即全混合饲粮(TMR),无小球藻;试验组在每只每日基础饲粮中加40 mL小球藻(小球藻有效含量为1 000万/mL)。试验期为50 d,其中14 d预试期、正试期36 d,测定母羊繁殖性能指标、采食量、日增重、血液指标等并进行经济放益分析。结果表明:小球藻对羔羊初生重没有明显影响(P>0.05),但使羔羊体重和日增重明显提高,试验组羔羊36日龄体重比对照组提高13.49%(P<0.01),日增重提高18.05%(P<0.01);试验组羔羊36日龄内腹泻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试验组和对照组腹泻率分别为13.64%、37.50%,死亡率分别为9.09%、25.00%;试验组母羊日均采食量比对照组下降9.89%;试验组母羊血清IL-6(P<0.01)、IL-1β(P<0.01)和IFN-ɑ(P<0.05)含量均明显下降,血清SOD和GSH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每只羔羊利润(111.57元/只)比对照组(88.39元/只)高23.18元/只,提高26.22%。说明小球藻对母羊繁殖性能具有明显的正效应。

    2021年03期 v.29;No.138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 睾丸支持细胞发育与血睾屏障形成的微观结构

    郑鹏;冯瑞;秦雪;李琦;王春安;

    为探明睾丸发育过程中支持细胞发育和血睾屏障形成的形态学变化,以期为猪血睾屏障和雄性生殖细胞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7,30,60,70,90,110日龄的民猪睾丸,制做光镜和电镜的组织学切片,并对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民猪7日龄时支持细胞生长在曲细精管管壁内的基膜上。随着日龄的增加,生殖细胞向基膜迁移,将支持细胞推向管腔中心侧。民猪60日龄时生殖细胞和支持细胞镶嵌排列,支持细胞的细胞质特别发达,细胞质相连,开始形成血睾屏障。民猪70日龄时管腔中央充满支持细胞的细胞质,细胞质相连。90日龄时支持细胞的细胞质内附着大量的初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生殖细胞之间存在支持细胞的连接。民猪110日龄时管腔内出现变形的精子。说明民猪支持细胞血睾屏障的形成在60~90日龄之间,90日龄之后血睾屏障已经具备了完整的功能,能够支持精子发生。

    2021年03期 v.29;No.138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 蓝狐发情盛期输精正常妊娠时生殖激素的动态变化

    韩欢胜;张金友;王金涛;王雪;

    生殖激素是调控动物繁殖的关键因素,探究蓝狐正常妊娠时的生殖激素水平及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对繁殖季节发情盛期输精正常妊娠,在妊娠期第1,20,35,50天的26只蓝狐进行生殖激素检测,旨在明确发情盛期输精蓝狐生殖激素,如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和催乳素(PRL)的正常水平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妊娠期生殖激素FSH和LH在1~20 d下降速度较快,之后基本保持在恒定水平;在整个妊娠期E2和P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PRL呈阶梯式增长趋势。

    2021年03期 v.29;No.138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生产管理

  • 西澳地区纯血种公马近交系数的调查分析

    周振兴;张晓娜;李桢;

    近交会导致近交衰退及群体遗传杂合度的下降。为了对纯血种公马的引进与选配、选育提供参考,以西澳大利亚地区在册的23匹纯血马种公马的系谱为研究对象,对种公马个体的近交系数、个体双亲间亲缘系数进行计算分析以评价其近交程度。结果表明:23匹纯血种公马中16匹为近交个体,近交系数最高为0.021 5,平均近交系数为0.007 1,在赛事中的优胜场次主要出现在5周岁前,没有发现个体近交系数的变化对参赛成绩有影响。

    2021年03期 v.29;No.138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实用技术

  • 新疆伊犁绵羊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效果初探

    何立雄;李胜;汪保;邱国斌;陈朝阳;吾山;韩广洲;杨浩可;任志伟;陈新华;

    为探索适用于新疆地区绵羊品种改良的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繁育技术,试验于2017年8月—2019年11月,选择繁殖机能正常的健康哈萨克羊、细毛羊及二者的杂交后代进行了绵羊同期发情、定期输精试验。结果表明:在统一试验方案处理后,试验羊群的发情率表现良好,并且组间相差不大;但繁殖率差别很大,其中3组羊群采用了短效土霉素,造成羊群阴道炎发病率剧增。说明国产孕酮栓结合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处理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定时输精处理效果良好;但注意药品要选择正规厂家的长效产品,同时加强羊群饲养管理,避免偷配。

    2021年03期 v.29;No.138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论坛

  • 新疆地区双峰驼品种来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陈军;邓晓锋;乔春华;茹先古丽·阿不力孜;李彦飞;杨帆;

    新疆地区双峰驼品种产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及天山南北坡的荒漠草场、荒漠草原草场地带,形成了新疆特有的地方品种新疆塔里木双峰驼和新疆准噶尔双峰驼。文章介绍了新疆地区双峰驼品种形成、产区分布、生产性能、体型外貌特点及开发利用情况;并提出加强骆驼产品开发研究,扶持建立骆驼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建立完善的生产、加工、营销体系,打开骆驼产品市场,以促进养驼业发展的建议。

    2021年03期 v.29;No.138 47-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 河北省烤鸭坯产业现状调研与对策建议

    王晓峰;范梅华;李新;朱云芬;段炼;梁忠;顾华兵;

    为全面了解河北省烤鸭坯产业现状,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鸭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走访的方法,先后对河北省18家主要鸭坯生产企业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河北省沧州市鸭坯总产量占全国市场的50%以上,目前企业产能普遍过剩;北京鸭是主要养殖品种,70%采用网上养殖方式,养殖过程全部免填饲,肉鸭自养占比为30%,企业环保设备齐全,鸭坯传统销售渠道占比为80%,品牌定位以中端为主。河北省鸭坯产业前景看好,但是存在标准缺乏、同质化严重、市场风险大等突出问题。建议河北省行业主管部门尽快出台鸭坯产业宏观规划,企业应通过技术研发、规范生产、产品创新、渠道拓展等推动鸭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03期 v.29;No.138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K]

教学改革

  • 畜牧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姜新鹏;奈子达;王尧;刘娣;张忠远;

    畜牧微生物学是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在深刻认识教学专业性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畜牧微生物教学内容的重组与优化、教材选择、多元授课等方面开展了改革与创新,以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微生物基础理论知识及畜产品加工、检验、贮藏和免疫学等方面的技术,增加微生物和免疫方面的知识储备。

    2021年03期 v.29;No.138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 生物统计学融合思政理念的教学探索

    张金友;张宇;张莹;佟春玉;刘胜军;

    生物统计学是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为基础,对生命现象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科学,是农业类专业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专业基础课。但是在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统计学原理、概率论公式推导和试验设计等理论性知识占据了绝大部分教学内容。那么如何优化教学设计,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进行深度融合,达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培育价值观的目标,就成为了该课程授课教师积极探寻的教学模式。笔者以生物统计学课程中的部分教学内容为例,探索构建理论讲解+实例分析+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教学设计,为形成具有立德树人效果的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2021年03期 v.29;No.138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