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动物繁殖

专论综述

  • 动物印迹基因与胚胎发育关系的研究进展

    王世锋;陈静波;刘明军;

    基因印迹是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一种依靠单亲传递某些遗传性状的现象,即某些等位基因呈亲缘依赖性表达,另一等位基因不表达或表达极弱。配子和早期胚胎形成期是甲基化印迹擦除,建立和维持的关键窗口期,而此期恰为体外生产胚胎时卵母细胞和胚胎体外培养阶段,甲基化易受体外受精(IVF)、精子显微注射(ICSI)干预,进而干扰基因组印迹的建立和维持,导致印迹基因异常表达,影响胚胎和胎儿的发育。本文对基因印迹产生的机理、表达调控以及印迹异常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及解决途径进行了综述。

    2011年02期 v.19;No.81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实验研究

  • 双峰驼卵巢的形态观察

    董红;陈静波;刘宏;孙玉红;

    在冬春季节里,通过对87个双峰驼卵巢进行观察测量,研究其形态及卵泡、黄体数量分布情况。空怀的双峰驼的卵巢上可看到许多大小不同的卵泡、红体、黄体。在整个发情期都有较多的卵泡分布,其卵泡和黄体明显突出,形状一般为球形或者半球形,边界清晰,与其它哺乳动物明显不同。单个卵巢卵泡数最多可达69个,直径最大可达3.31 cm,黄体数最多可达7个,可存在不同阶段的退化黄体多达6个,黄体直径最大可达2.84 cm,其体积占到整个卵巢的3/4。大卵泡在左卵巢居多,可达70%,左侧卵巢上大卵泡数量、中卵泡数量、功能性黄体数量均多于右侧,说明左侧排卵的几率大于右侧。小卵泡数占卵泡总数的绝大部分,高达88.14%。随着卵巢上大卵泡数量的增加,大卵泡的直径、中小卵泡数量有减少的趋势,呈负相关,但差异不显著。随着卵巢上大卵泡直径的增加,大卵泡数量、中卵泡数量也有减小的趋势,说明优势卵泡对中小卵泡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功能性黄体的数量、直径和大卵泡的数量、直径呈负相关,差异显著。双峰驼大部分卵泡在发育过程中退化萎缩,只有1~2个卵泡能成熟排卵。

    2011年02期 v.19;No.81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 不同稀释液对塞北兔精液保存效果的影响

    穆秀明;吴淑琴;王净;王丽芬;

    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研究了4种不同稀释液对塞北兔精液保存效果的影响。选取同质精液,随机等分为12份,分别用稀释液1、2、3、4按1∶1的比例进行稀释。结果表明:稀释液2,即葡萄糖-柠檬酸钠液较其它3种稀释液能明显提高精子的存活时间及生存指数(P<0.01),3、4两种稀释液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而稀释液1比稀释液3、4对塞北兔精液保存的效果好(P<0.05)。

    2011年02期 v.19;No.81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胚移天地

  • 牛胚胎冷冻方法的应用研究

    马艳荣;

    为研究使用常规冷冻法和OPS法对牛体内生产胚胎进行冷冻、保存及移植的效果,在阿克苏市进行了牛胚胎冷冻和移植试验。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生产的冻胚解冻后的移植受胎率分别为28.89%和26.08%,差异不显著。对常规冷冻法和OPS法的冻胚生产费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OPS法冷冻胚胎比常规冷冻法的步骤简单、费用低,不需要专用设备。

    2011年02期 v.19;No.81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性别控制

  • 荷斯坦奶牛性控冻精人工授精应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陈雄柏;

    <正>近年来,对性别控制的研究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应用性控冻精进行人工授精,是快速增加优质高产奶牛数量的有效途径。奶牛性控冻精的人工授精技术是将奶牛种公牛的精液通过精子分离仪使含X、Y染色体精子得到有效地分离,再将分离后得到的X精子冷冻制成冻精,进行人工授精,从而使母牛怀孕产母犊的技术。

    2011年02期 v.19;No.81 18-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繁改论坛

  • 陕西泾阳县奶牛品种改良存在问题及对策

    王勃;

    泾阳县是全国奶牛生产五强县之一,奶畜产业规模稳居西北地区第一。截至2010年12月,全县奶牛存栏3万余头,奶牛单产6 015.30 kg。但在奶牛品种改良中忽视良种奶牛选种选配,轻视后备母牛培育,后裔测定也很不规范。本文通过对泾阳县奶牛品种改良的调查,全面了解剖析了当地奶牛品种改良工作的现状,指出了奶牛品种改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性建议,以实现奶牛养殖的良种化。

    2011年02期 v.19;No.81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 吐鲁番市驴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马翠萍;罗生金;

    <正>吐鲁番驴是引进陕西关中驴和吐鲁番本地驴杂交选育而成,具有较好的速力、持久力和繁殖能力的地方良种。以体高在120 cm以上的中型驴居多,母驴体高多在120~130 cm,体重平均可达300 kg,公驴体高平均在141.2 cm,最高可以达到150 cm,体重平均为347 kg。吐鲁番驴生长较快,1岁时体高可达成年驴的90%以上,2岁时体高接近成年驴,后躯向宽深发育,一般到2.5岁才能达到体成熟。

    2011年02期 v.19;No.81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 浅谈黑龙江省种猪育种工作及建议

    李洋;高树文;

    <正>1黑龙江省种猪现状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发展生猪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在全国生猪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我省生猪产业乘势而起,有效支撑了全国猪肉市场供应。随着2008年"黑龙江省五千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战略工程"的实施,生猪产业将作为畜牧业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

    2011年02期 v.19;No.81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繁殖管理

  • 妊娠母马、母驴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荣海林;袁立峰;于井权;吴昊;李忠义;赵金平;邵世伟;李小野;

    <正>妊娠的母马、母驴既要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又要使役。所以,应该根据妊娠后不同时期对其进行日粮和饲养管理的适应调整。1妊娠母马的饲养管理技术母马的妊娠期为11个月左右。妊娠期间要加强饲养管理,保证母马本身营养良好和胎儿的生长发育,胎儿不流产,分娩顺利,幼驹健康结实,产后泌乳量多,能满足幼驹的需要。

    2011年02期 v.19;No.81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 提高奶山羊繁殖力的方法和途径

    汪志铮;

    <正>繁殖是养羊业生产中的关键性环节。无论是发展羊群数量,还是提高羊群质量,都必须通过繁殖这个过程才能实现,也才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应采用各种方法和途径提高奶山羊的繁殖力。

    2011年02期 v.19;No.81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 提高绒山羊人工冷配受胎率的有效技术措施

    孙文;

    <正>利用绒山羊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可以有效地利用高产绒量的优秀种公羊,加快绒山羊的改良速度,提高产绒量,大幅度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因此,能否熟练地掌握人工授精技术,对绒山羊改良的好坏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现根据绒山羊生产实践,谈一谈提高绒山羊人工冷配受胎率的几点技术措施。

    2011年02期 v.19;No.81 2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不孕门诊

  • 奶牛卵巢囊肿的防治

    王素梅;董娜;王艳辉;

    奶牛卵巢囊肿是引起奶牛不孕或造成繁殖力低下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本文分别从该病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2011年02期 v.19;No.81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 母猪子宫内膜炎病因分析及治疗方案

    常喜忠;孟宪阁;

    <正>母猪子宫内膜炎是母猪生殖器官的常见病,也是导致母猪屡配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子宫内膜炎常常使养猪者感到头痛,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该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2011年02期 v.19;No.81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 浅谈黄牛改良中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马广路;董文秀;陈兰彬;

    <正>笔者于2009年针对宁安市沙兰镇167个养牛农户及2个黄牛养殖场进行调查。在统计478头可繁母牛中,有不同程度繁殖障碍的牛82头,占17.2%。按病因分:子宫内膜炎占比例最高,有40头,约占50%,持久性黄体的有25头,约占30%,另有17头牛患有卵巢囊肿、布氏杆菌病、李氏杆菌病及与饲养管理有直接关系,占20%。调查发现,饲养管理与繁殖技术是造成发病主要原因。

    2011年02期 v.19;No.81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人工授精

  • 猪一次性人工授精的效果分析

    戴志江;于志川;李雁涛;王廷斌;黄美晶;陈文斌;邹殿民;

    根据发情母猪的发情规律采用一次输精,并结合生殖激素的方法,提高了一次输精的受胎率和产仔率。经过3年的生产应用,累计一次性输精12 280头次,妊娠10 854头次,受胎率88.4%,平均窝产仔数11.2头。其中输精并治疗520头次,妊娠392头次,治愈率(受胎率)75.5%,平均窝产仔数10.8头。应用生殖激素6 030头次,妊娠5 477头次,受胎率90.8%,平均窝产仔数11.8头。

    2011年02期 v.19;No.81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 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要把握的关键环节

    魏立才;张新文;马义;于府君;

    <正>目前,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非常广泛,而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猪人工授精可以提高优良种公猪的配种能力,降低养殖成本;降低本交配种中传染病传播的可能性;同时,是猪种改良的有效手段。

    2011年02期 v.19;No.81 36-3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特种动物

  • 东非冕鹤的饲养与繁殖

    庞运通;吴磊;张義;

    <正>东非冕鹤又名东非冠鹤、灰冠鹤,属鹤形目、鹤科、冠鹤亚科、冠鹤属的一种小型鹤类。主要分布于非洲南部的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等国,栖息于非洲沼泽地和热带大草原。因其蓬松的羽毛,笔直的气管,精巧的冠羽,华美的面部斑纹而被称为戴冕鹤。在动物园饲养的鸟类中观赏价值极高。

    2011年02期 v.19;No.81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 1例犬股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刘成武;

    <正>犬骨折以四肢骨多发,多数因外界损伤所引起,即外界直接暴力,如车辆冲撞、踩踏、轧压、摔碰、锤砸和门挤挫等引起,少部分也可因奔跑、扭闪、急停等肌肉强烈收缩而造成[1]。

    2011年02期 v.19;No.81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生殖激素

  • 国家三类新兽药——戈那瑞林(生源)

    <正>戈那瑞林为人工合成的10肽,和哺乳动物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天然提取物结构完全相同。2010年11月8日农业部第1476号公告,我国研制的戈那瑞林原料药以及制剂被批准为国家第三类新兽药。该兽药为宁波市三生药业有限公司研制。

    2011年02期 v.19;No.81 42-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站户园地

  • 应用DHI技术做好奶牛选种选配工作

    王恒昌;王丹;张斌;

    <正>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是指奶牛群改良,也称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体系。DHI工作的实施过程是对泌乳牛定期(通常为1个月)进行一次产奶量记录和奶样的测定分析,同时收集牛群饲养管理与奶牛品种登记资料,依据这些资料和数据,通过专用的分析软件进行系统加工处理,产生一系列反映牛场奶牛配种、繁殖、饲养、疾病、生产管理和生产性能等方面的信息报表,发

    2011年02期 v.19;No.81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 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推广

    张俊宝;

    <正>利辛县位于皖西北部,隶属亳州市,是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近年来,该县大力推行健康养殖模式,积极推广发酵床养猪技术,成效显著,建设养猪发酵床达到2 100 m2。现将该县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经验总结如下。

    2011年02期 v.19;No.81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 奶牛乳腺炎的发生及综合性防治

    赵秀伟;王维;

    <正>奶牛乳腺炎是奶牛经常发生的疾病,是造成奶牛生产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调查辽阳县的奶牛户发现,奶牛乳腺炎发病率高,其中隐性乳腺炎的发生率达30%左右。为此,分析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为广大养牛户提供帮助。

    2011年02期 v.19;No.81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 定时输精技术在奶牛场的应用

    韦德平;周东培;刘强;

    <正>定时输精就是用外源激素调节使卵泡发肓、排卵,不需要发情鉴定就可直接按预定时间进行输精的技术。是规模奶牛场提高配种效率的一项新手段。有孕激素阴道栓加PG定时输精法、孕激素加PG加PMSG法、GnRH-PG-GnRH法等多种可操作程序。其中GnRH-PG-GnRH法(又简称OVS法),因简便易操作,而常被采用。本文就OVS法在某规模奶牛场应用情况作一介绍和总结。

    2011年02期 v.19;No.81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 浅谈牛繁殖改良技术

    尚启迪;薛淑香;于鹏飞;

    <正>畜禽良种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整个畜牧业的产业效益。良种是基础,没有好的畜种,就难以有高产性能,就不能生产出优质的畜产品。因此,在扩展养殖数量的同时,更要注重家畜品种的质量。家畜的品种改良工作是提高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养殖效益的根本途径。

    2011年02期 v.19;No.81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 圈养本地猪的分娩护理

    邹继新;李然;

    <正>现在部分养殖户是自繁自养。与过去相比,人工授精技术的广泛普及,使仔猪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一些原因所导致的分娩期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为了母猪安全分娩和提高仔猪的成活率,现谈谈分娩护理技术。

    2011年02期 v.19;No.81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 日常使用液氮罐的注意事项

    郭秀君;

    <正>在种畜禽改良过程中,为使配种人员更安全规范地使用液氮罐,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液氮罐的存放液氮是超低温物质,温度可达-196℃,操作时应注意自身的防护以免冻伤。在室内使用液氮时要注意通风。

    2011年02期 v.19;No.81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坏疽性乳腺炎

    张黎黎;王红枫;王刚;马军;李元浩;

    <正>奶牛坏疽性乳腺炎多发于分娩后几日内,临床多为乳头及乳房组织形成结痂性坏疽。患牛突然食欲不振或废绝,体温升至40℃以上,弓腰努背、起立困难、呼吸急促、可视黏膜发绀、反刍停止、腹泻。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奶牛全身性败血症而死亡或淘汰。为减少此病给奶牛机体的伤害,除及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外,还必须掌握较好的治疗方法。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体会,认为采用中医乳房涂药结合西医全身抗生素疗法,效果较佳。

    2011年02期 v.19;No.81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 引起仔猪腹泻的因素及防治措施

    宁宏志;

    <正>仔猪腹泻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报道,25 kg以下的仔猪,全年平均发病率为50%,死亡率达10%,给养猪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已成为各个猪场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2011年02期 v.19;No.81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 应用生物学检测监控奶牛繁殖力

    梅承;

    <正>奶牛繁殖障碍通常起始于产犊前后的管理。所以我们在怀疑牛群繁殖力下降的时候,通常可采用实验室检测,了解奶牛在产犊前后的生理变化情况,从而在疾病临床发生前就能及时发现问题。若等到疾病发生时才处理,就已经对繁殖造成了影响。

    2011年02期 v.19;No.81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系列讲座

  • 如何做好奶牛群体繁殖工作?(8)

    张廷青;

    <正>本文要介绍的主题是"为什么对某些产后牛要镇痛和使用非固醇类抗炎药物"?值得欣慰的是,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的翁立楠在其"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在牛场的应用"和"炎症控制对乳房炎治疗的重要性"两文中对此主题已做了非常清晰的阐述,这自然大大减轻了本人的文字负担(非甾体类=非固醇类)。本文只是从产后牛监护的临床角度对翁文做进一步补充和扩展。

    2011年02期 v.19;No.81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