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动物繁殖

专论综述

  • 转基因动物的相关研究进展

    周扬;张钦恺;潘庆杰;

    自从世界上第一批转基因动物诞生后,动物基因转移技术很快应用到动物育种中。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动物转基因技术,从提高动物生长率、改良动物经济性状,提供生物药品,提供动物模型和器官,提高动物的观赏价值等方面概述了转基因动物的研究现状,并对其食品安全性进行了讨论。

    2013年06期 v.21;No.97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矿物质元素对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

    张勇;陶金忠;

    矿物质元素在动物体内存在的量小,但是这些养分对繁殖方面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对近年来矿物质元素中钙、磷、锌、铜、碘、锰、硒在牛羊猪等繁殖性能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通过合理的利用矿物元素来提高动物的繁殖性能。

    2013年06期 v.21;No.97 10-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实验研究

  • 贵州不同杂交肉牛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刘镜;罗治华;何光中;梁恩冬;罗启华;

    试验选取18~20月龄,体重280±15.8 kg的西本杂(西门塔尔牛×本地牛)、安本杂(安格斯牛×本地牛)和利本杂(利木赞牛×本地牛)各20头,以青贮玉米和白酒糟为基础粗料,经过6个月的集中肥育,研究杂种肉牛肥育效果与品种的关系,进而分析各项屠宰指标。结果表明:(1)西杂牛的平均日增重最高,饲料报酬最低;利杂牛的日增重最低,饲料报酬最高;(2)西杂牛、安杂牛比利杂牛极显著提高了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和高档肉重(P<0.01),显著提高了净肉率和骨肉比值(P<0.05);(3)3组试验牛的大理石纹等级和背膘厚度差异不显著(P>0.05)。

    2013年06期 v.21;No.97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不同季节生产的荷斯坦青年母牛冻胚妊娠率的比较

    王华;邹阿玲;张光伟;肖锐;牛志宏;张建军;刘水涛;张健;李强;

    本文比较了四个季节生产的荷斯坦青年母牛冷冻胚胎的妊娠率。结果表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生产的冷冻胚胎的妊娠率差异不大,分别为49.21%、47.78%、54.31%和55.81%。由此得出结论,季节对母牛有效胚胎冷冻后的质量没有影响。

    2013年06期 v.21;No.97 17-1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促排卵3号在小尾寒羊超排中的应用效果

    冯亚杰;王二耀;吴姣;施巧婷;辛晓玲;楚秋霞;徐照学;

    为研究促排卵3号在小尾寒羊超数排卵中的最佳使用剂量,对30头小尾寒羊分为3组进行超排,供体发情后,设计不同剂量促排卵3号和对照组,对比其排卵效果。结果显示,第1组使用25μg的LHRH-A3排卵率为58.92%,第2组使用50μg的LHRH-A3排卵率为92.3%,对照组排卵率为37.5%。结论:使用50μg促排卵3号能提高小尾寒羊超排中的排卵率。

    2013年06期 v.21;No.97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繁殖管理

  • 提高奶牛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林峰;陈玉霞;黄承俊;李晓飞;郭林林;

    <正>所谓繁殖力是指家畜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对种畜来说,繁殖力就是它的生产力。影响繁殖力的因素很多,除繁殖方法与技术水平外,个体本身的生理条件起着决定性作用。母牛的繁殖力亦是母牛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牛为单胎动物,大多数品种的牛双犊率小于1%。因此,母牛群体的繁殖率显得更为重要。牛的繁殖力是一个包括多方面的综合性概念,它表现在性成熟的早晚、产犊间隔、

    2013年06期 v.21;No.97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影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主要因素

    张铁刚;李然;

    <正>目前,猪人工授精技术已逐渐被国内大中型猪场接受与应用。其优点在于有利于预防传染病的传播,提高种公猪利用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该技术还克服了因公、母猪体形差异过大,不宜本交的困难。但是,该项技术在有些猪场的应用效果却不理想,表现为母猪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均比自然交配低,患子宫炎的比例增多等。现将影响猪场人工授精效果的因素总结如下。

    2013年06期 v.21;No.97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提高种猪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于海鹏;于海娟;

    <正>种猪繁殖力是指种猪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种猪繁殖水平的高低是遗传、育种、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环境控制、繁殖技术、疫病防控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提高种猪繁殖力,必须从影响种猪繁殖水平的各个环节入手进行有效的生产管理。具体技术措施如下:1加强种猪的选育种猪繁殖力受遗传因素影响很大,不同品种、不同品系、不同个体之间的繁殖力有着显著的差异,尤其是种公猪,其品质对后

    2013年06期 v.21;No.97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不孕门诊

  • 生殖激素及维生素ADE在治疗奶牛卵巢疾病的综合应用

    袁公伟;肖玉柱;步真跃;马保林;

    <正>近几年,奶牛个体产奶量逐年提高而奶牛繁殖能力普遍下降的问题引起养殖场主和一些奶牛繁殖专家的高度重视。2010年5月初至2012年10月,石河子大学刘教授带领课题组先后24次来保林奶牛场、花园乳业奶牛场,现场检查并治疗奶牛卵巢疾病386例,治疗效果很好。1材料与方法1.1激素、药品CIDR(埋植栓),美国环球公司生产。三合激素,规格2 mL/支,促排3号(LHRH-A3),规格25μg/支,宁波第二激素厂生

    2013年06期 v.21;No.97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奶牛胎水过多的防治

    暴景权;吕力;张文军;

    <正>奶牛胎水过多在临床上并不多见,笔者在十多年的临床过程中,曾见到过两例。牛的羊水正常量为1.1~5.0 L,尿水为3.5~15 L,平均胎水约为9.5 L。当发生胎水过多时,胎水总量可高达100~200 L,胎水变稀薄。1病因牛胎水过多的确切原因还不完全清楚,大部分的胎水过多出现在妊娠的最后3个月。怀双胎的牛更易发生胎水过多。母体和胎儿的各种疾病,如重症胎儿水肿、急性肝

    2013年06期 v.21;No.97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肉牛卵巢疾病的防治措施

    高福明;吴海波;

    <正>发情和排卵是保持肉牛进行正常繁殖的基础,而在生产实践中,肉牛不发情现象较常见。其中,卵巢疾病是肉牛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着肉牛的繁殖。卵巢是重要的性腺,如其分泌机能紊乱,则会影响性周期正常运转。临床上肉牛卵巢疾病常可表现为卵巢静止、卵巢萎缩、持久黄体、卵巢囊肿、卵巢机能不全等。1卵巢静止卵巢静止是卵巢的机能受到扰乱,直检无卵泡发育,也无黄体存在,卵巢处于静止状态。卵巢静止在肉牛不孕症中发病率最

    2013年06期 v.21;No.97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浅谈牛胎衣不下的防治

    张文军;暴景权;吕力;

    <正>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胎衣在正常情况下应于分娩后8 h内排出,如超过8~12 h胎衣仍未排出就被认为是不正常的。根据胎衣在子宫内滞留的多少,常可分为全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远高于黄牛和水牛。1病因日粮中矿物质,特别是硒的缺乏,以及维生素A水平低下,极易引起胎衣不下。牛的胎盘属于上皮绒毛与结缔组织绒毛膜的混合型。由于子宫肌较强的收缩力,使宫腔变小,绒毛膜的皱襞增大,血液循环减

    2013年06期 v.21;No.97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人工授精

  • 外购精液进行母猪人工授精配种技术要点

    迟庆德;

    <正>母猪饲养场户自己不养种公猪,母猪发情时到社会化种猪精液供应站购买精液,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给母猪配种。此方法,具有所用种公猪质量好、基因优良、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等优点。本人根据在建平县种猪精液供应中心工作的经验,谈一下外购精液给母猪人工授精配种的技术要点。1计划并采购种猪精液和输精器猪场生产技术人员对场内基础母猪的发情配种情况要有一个基本地掌握,做到心中有数。掌握母猪繁殖的基本规律,一般经产母猪在断奶后7~10 d就可发情,后备母猪一般在8~9月龄,体重达到120 kg体成熟

    2013年06期 v.21;No.97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种公猪的调教及采精技术探讨

    吴海波;

    <正>近年来,巴彦县在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运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使其优势没有得到很好体现,特别是在种公猪的调教及采精环节。笔者通过本乡"猪场人工授精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的开展,总结出一套种公猪调教经验,现介绍如下,供参考。1适宜调教的种公猪后备公猪的调教必须在达到体成熟,即公猪8~10月龄,体重90~120 kg时进行。成年公猪只要体质健康、体况良好都可以进行采精调教,正常情况下有92%的公猪会调

    2013年06期 v.21;No.97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站户园地

  • 黔北黑猪的遗传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

    张晓可;罗治华;刘镜;焦仁刚;

    本文从黔北黑猪的分布、优良特性和保护内容出发,分析了黔北黑猪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危机,提出了如何开发和利用黔北黑猪,为本地猪种新品系的培育贮备遗传素材。

    2013年06期 v.21;No.97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 肉羊饲养户羔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阿瓦古丽·依沙克;罗生金;

    <正>随着集约化养殖场的兴起,许多养殖户大量引进多胎肉羊。由于对肉羊养殖技术的认识不足,及无序经营等原因造成羔羊成活率下降。现就哈密区域内当前多胎肉羊羔羊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羔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羊群混饲、混栏饲养许多养羊户的栏舍都是一室性大栏,没有设立独立的产羔栏和羔羊栏,有的甚至连母羊产羔也在大栏中进行。成年羊与羔羊混栏混饲,饲养管理措施不到位,给羔羊感冒、肺炎、腹泻等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造成了可乘之机,使羔羊的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

    2013年06期 v.21;No.97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 浅谈生猪育种现状及繁育体系的建立

    李洋;王希彪;

    <正>1国外先进的生猪育种体系美国、加拿大、丹麦是技术领先的养猪国家,其种猪质量、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均居于世界前列,同时其完善的育种体系也处于国际一流水平。1.1美国种猪育种体系美国猪测定与遗传评估系统(STAGES)于1985年由美国农业部、普度大学和美国大白猪协会合作创建,现归属于NSR(国家种猪登记协会),以场内测定为主,测定性状包括繁殖性状、生长性状,并利用动物模型BLUP法进行评估。每天进行育种值和选择指数计算,根据用户需求,将结果提供给

    2013年06期 v.21;No.97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 母猪断奶后不发情或发情不正常的问题

    于海鹏;于海龙;齐晶华;慕红;郭春娟;

    <正>经产母猪一般断奶3~7 d便可自然发情配种,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规模化猪场经常发生部分母猪断乳后不发情或发情不正常现象,严重影响了养猪的经济效益。1母猪断奶后不发情的常见原因1.1营养水平饲料中维生素营养和能量不足。有些猪场的母猪使用的饲料中维生素A、E、B1,叶酸和生物素含量较低,经常引起母猪断奶后发情不正常。初产母猪产后的营养性乏情,在瘦肉率较高的品种中较为突出。据统

    2013年06期 v.21;No.97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浅析禽流感疫苗生产工艺及接种注意事项

    朴忠子;

    <正>在家禽繁育中,提高种禽的成活率是生产核心问题之一。在选好的品种同时,如何掌握防疫技术确保成活率,关键在于种禽的引进和育雏阶段,要在兽医指导下正确使用疫苗。重组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Re-4株)疫苗是当前禽繁育生产中应了解的,掌握疫苗生产流程和注射法,会利于按规程进行接种,确保家禽的成活率。1生产工艺种蛋孵化:消毒后的种蛋,推入孵化器

    2013年06期 v.21;No.97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 浅谈牦牛多头蚴病的防治及手术治疗

    李生福;

    <正>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藏语叫"杂洛",民间称"转脑风",是由带科多头蚴属的脑多头蚴引起牛、羊的一种寄生虫病。发病畜主要是1周岁羊,1~3岁牛,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季为高发季节。其特征是患畜体温升高,脉搏呼吸加快,甚至引起兴奋;患畜作转圈、前冲或后退运动;有时精神沉郁,长期躺卧,脱离畜群,本病死亡率很高。1流行情况据报道,青海省牛羊多头蚴病流行情况(1991~2005年间)调查结果表明:牛发病率平均为3.01%,死亡144头,致死率

    2013年06期 v.21;No.97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 种蛋孵化的方法及要点

    李鹏飞;

    <正>随着家禽业快速发展,采用现代化孵化设备,提供合适的温度、湿度、通风和翻蛋等条件,为胚胎发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批量孵化鸡雏成为了一项重要家禽生产技术。主要包括种蛋的消毒、预温、码盘、照蛋、翻蛋、落盘和温度、湿度的控制以及初生雏的处理等。采用人工孵化技术,在提高种蛋孵化率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生产控制和免疫工作的开展,为家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1入孵前的准备1.1种蛋的选择

    2013年06期 v.21;No.97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系列讲座

  • 如何做好奶牛群体繁殖工作?(27)——如何救治护理早产犊牛和发育迟缓犊牛

    张廷青;

    <正>自提出实现100%活产率目标和公布某些奶牛场由于采用新的接助产原则而取得活产率显著改进的效果以来,专业网络上的许多同道评论继续纷迭不已。有的奶牛场提出自己本场曾分娩300余头,仅死亡1头。如此推算,活产率高达99.7%,这的确非常了不起。也有超大型规模化奶牛场的同道指出:"如果月均分娩头数600~1500头,活产率应达到98%以上。但如果月均分娩头数少于300头,活产率达不到98%就有问题。"以上事实或论述自然有其合理的成分,值得借鉴和参考。最近,辉山乳业杨家堡奶牛场自2月22日至3月22日,

    2013年06期 v.21;No.97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