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树江;卢亚峰;张淑珍;
<正>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养鸡的需要,我们于2009年成立了鸿洲牧业有限公司,专门生产肉用种鸡,有种鸡3万只。几年来,经过我们摸索和总结,根据养鸡发展的特点,种鸡采用笼养人工授精技术后,可以克服平面饲养的缺点,种蛋受精率提高10%~15%,而饲养公鸡数减少2/3,减少脏蛋率,提高种蛋质量,又可及时淘汰低产母鸡。种蛋受精率的高低对于种蛋的实用价值影响极大,直接影响孵化的高低,孵化的经济效益。因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影响肉种鸡人工授精率的
2011年05期 v.19;No.84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 王同仁;张铁刚;
<正>农村养猪逐渐由小规模向适度规模,传统养猪向科学养猪转变,这是一种发展趋势。前些年,国家对养猪业曾进行政策扶持,收到显著效果。但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靠农户主动养,按照市场需求灵活养,养猪业才能健康发展。随着科学养猪不断深入进行,国家加大生猪市场调控力度,今后大起大落的养猪形势基本不会再现,季节、节假日的影响也会很小。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最关键的问题是靠增加科技含量。猪人工授精是一项经济适用技术,应用空间较大,且具有减少喂种公猪头数,节省饲
2011年05期 v.19;No.84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 付春海;程国新;
<正>母猪的繁殖障碍病,在种猪群中普遍存在,每年因为繁殖障碍病造成种猪的淘汰、死亡率相当高,对生猪生产危害较大,严重制约养猪业的发展。造成母猪繁殖障碍病的原因很多,只有找到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引起母猪非传染性繁殖障碍病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先天性繁殖障碍先天性繁殖障碍,是由于子宫内胚胎或胎儿发育期间,生殖器官发育反常,形成畸形,失去繁殖能力而发生的繁殖障碍。常见的有两性畸
2011年05期 v.19;No.84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 邰伟;
<正>在奶牛饲养过程中,繁殖性能是决定奶牛能否发挥其最大生产性能的首要因素。在繁育过程中,经常遇到奶牛不能正常发情,甚至不能受孕等繁殖障碍。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因素有奶牛生殖道疾病、内分泌紊乱等。1激素紊乱性疾病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生殖道炎症、应激等使生殖系统功能异常、体内激素分泌紊乱而使母牛的生殖机能受到破坏,常发生卵巢囊肿、卵巢静止、持久黄体等。
2011年05期 v.19;No.84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 刘景霞;
<正>奶牛一旦患上繁殖疾病,特别是子宫疾病,无论如何治疗,奶牛的空怀期均会延长,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有效预防奶牛子宫疾病的发生,是减少损失并使奶牛保持合理胎间距的关键。笔者将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总结如下。1加强围产期母牛的饲养管理饲养上,产前营养水平不应过高,混合料喂量在3~4 kg,青贮饲料喂量10 kg,干草任其自由采食。产前营养水平应注意矿物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供应。在管理上,搞好产房环境卫
2011年05期 v.19;No.84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 吴衍;熊前;
<正>犬精液冷冻保存技术在犬种资源的保护、品种选育和加快育种进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1780年,意大利生理学家Spmlanzani首次用犬进行人工授精(AI)试验并取得成功。1959年,Seager首次报道了犬的冻精人工授精试验成功。1965年Harrop和Bendorf等人以牛奶和卵黄-柠檬酸缓冲液稀释犬精液,在5℃条件下精子存活了数天。1988年,Battista等比较了Tris稀释液、Test稀释液、乳糖稀释液和Pipes稀释液。从结果来看,无论存活率还是活力和存活时间Tris稀
2011年05期 v.19;No.84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 荣海林;岳丽君;荣柏庆;李晓影;杨连山;荣秀秀;王国彪;
<正>1分娩前的准备母驴分娩前2~3周,减少粗饲料,精饲料喂麸皮、燕麦、大麦等。在产前几天,草料总量减少1/3,多饮温水,每天牵遛。母驴产后,应尽早饮喂用温水加少量盐调成的麸皮粥或小米汤。控制精饲料,防止腹泻,以优质干草为主,多喂麸皮、豆粉或泡豆。产房要温暖、干燥,无贼风,光线要充足。产前1周要把产房打扫好,地面用石灰进行消毒,铺上垫草。加强护理,注意母驴的临产表现。提前准备好接产用具和药品,如剪刀、热水、药棉、毛巾、消毒药品等。如无接产条件,可请兽医接产。
2011年05期 v.19;No.84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3K] - 裴文;关晓馨;刘健魁;
将26头狼分为两个不同饲养方式的组,对相同日粮结构进行梯度调整,通过个体消化系统、体重等方面的变化,观察两种饲养方式对狼幼体生长发育和成年狼繁殖的影响。
2011年05期 v.19;No.84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4K]
- 张庆贵;孙庆财;陈民;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培育出适应我县条件的高质量肉牛、有效提高黄牛的出栏率和商品率,引进了比利时兰和德国黄牛的冷冻精液,对本地牛进行杂交改良。现将改良效果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发育情况1.1体重两种杂种牛均在当地养牛户的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其增重明显高于本地牛。详见表1。
2011年05期 v.19;No.84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 于金池;徐颖;洪永辉;陈国芳;孟丹;
<正>当犊牛断奶后或挤奶母牛日产奶不足5 kg时,就可对母牛进行干乳。干乳方法的好坏、干乳期的长短以及干乳期的饲养管理状况对胎儿的发育、母子牛的健康以及下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都有直接的关系。母牛的干乳期长短依其年龄、品种、体况和泌乳性能而定。干乳的方法较多。种用牛产奶量不高,犊牛断奶时,母牛的泌乳量己很低,日泌乳量大多己降到2 kg以下,因此可采用直接干乳。对于产奶量较高的牛,需采用快速干乳法。快速干乳法:从进入干乳之日起,4~7 d
2011年05期 v.19;No.84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7K] - 李淑琴;李洋;
<正>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后1~3 d内突然发生的以知觉丧失、昏迷及四肢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钙症。主要发生在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群,初产奶牛基本不发生此病。1病因对生产瘫痪发生的机理尚未彻底弄清楚,但现在多数人认为血钙降低是引起本病的直接原因。但也有人认为本病与大脑皮层缺氧有关。低血钙:分娩后大量血钙进入初乳以及动用骨钙的能力降低,是引起血钙浓度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
2011年05期 v.19;No.84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7K] - 宋迎春;刘佰玲;高雪;王孝云;宋志超;许克利;
<正>母猪在配种后10~20 d,或者时间更长一点,胚胎在母猪子宫中死亡,死亡后的胚胎组织完全被分解、液化,然后被母体吸收,一段时间后,母猪又重新发情。发育时间较长的胚胎有时也有可能没被完全分解、液化,但会随着母猪的重新发情而被排到体外,这种现象称为化胎或隐性流产。母猪化胎的原因大体上有以下几点:
2011年05期 v.19;No.84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7K] - 穆晓莉;
<正>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繁殖障碍性传染病,主要引起初产母猪的繁殖障碍和仔猪死亡。PPV近年来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发生较多,是导致很多疾病综合征的病原之一。由于此病毒不引起猪只的大量死亡,许多的养殖户给忽视了,到发生此病时才知道没有搞好防疫工作。1症状分析常见于后备母猪发情不正常或久配不孕,有个别猪少食或一餐不食第二餐又吃,精神良好无变化。
2011年05期 v.19;No.84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7K] - 杨昭东;刘东升;
<正>经产母猪产后发生顽固性腹泻临床较少见,笔者在临床中遇到2例,病程在10~15 d,产后20~25 d以后发病。1症状骨瘦如柴,毛色焦枯,大便稀薄呈糊状,内含未消化的草料,吃啥便啥,肛门被稀便污染。精神吃食一般,体温一般在38℃左右,心跳、呼吸正常。可视黏膜淡白,舌绵无力,耳鼻四肢不温。2病因母猪产后顽固性腹泻主要是饲草、饲料品质低劣、营养不良,加之怀孕后期和产仔后体内营
2011年05期 v.19;No.84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7K] - 张仕权;张闯;
<正>秋季以后是奶牛交配受孕较多时期。奶牛配种后的1~2个月,经检查确诊妊娠,其后又出现发情症状,再经检查原有怀孕症状消失,即为隐性流产。早期的胚胎死亡后,其组织液化,被母体吸收或在发情期随尿液排到体外,不易被发现,养牛户误认为是由配种人员的技术水平差、所用精液品质不好等原因造成的,导致产生众多麻烦。1加强必要的营养在生产中要预防奶牛隐性流产,首先应加强营养。要给予奶牛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
2011年05期 v.19;No.84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 刘念锐;司永;黄峰;陶斌;
<正>奶牛发情鉴定在规模化奶牛养殖中是一个难题,容易因发情鉴定不及时而错过配种,增加胎次间隔天数,降低繁殖效率。使用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不需要发情鉴定,即可定时进行输精,减少因安静发情造成的漏配,提高奶牛繁殖效率。因此,定时输精技术可作为提高奶牛繁殖效率的技术措施推广使用。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简称定时输精),是指使一群奶牛在同一时期内发情并排卵,不需要观察发情就能定时进行有效人工授精的技术。它是改进的同期发情技术,与老的处理方法比,具有
2011年05期 v.19;No.84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 张庆贵;
<正>多年来,东宁县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民致富增收的突破性项目来抓。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综合配套技术为保证,加强繁育体系建设,有效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至今我县猪人工授精和良种本交覆盖面、羊人工授精和良种本交覆盖面、黄牛冷冻精液配种覆盖面均已达90%以上,奶牛做到全部冷冻精液配种。由于家畜繁育改良工作的加强,有效地促进了全县畜牧业和生产快速发展,到目前全县生猪存栏40 976头,比上年增长2%;黄牛存栏23 386头,比上年增长1.1%;山绵
2011年05期 v.19;No.84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 孙春玲;
<正>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及养殖规模的扩大,规模化养殖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家庭养殖,规模养殖场已成为我国畜牧业生产的主要形式。但我们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许多养殖场在建设和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规模养殖场规划、布局不合理,建设随意性大,养殖场内部结构不合理,防疫制度不健全,组织管理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养殖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急需加以解决。
2011年05期 v.19;No.84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