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动物繁殖

生殖生理

专论综述

  • 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的DNA甲基化状态

    孙洁;桑润滋;

    尽管多种体细胞核移植动物已经诞生,但核移植效率很低。目前普遍认为核移植动物胚胎基因组重编程(主要是甲基化)异常是核移植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论述了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的DNA甲基化状态。

    2008年04期 No.65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RNA干扰及其在动物繁殖中的应用

    吴志焕;付秀芬;曾宪垠;

    RNA干扰(RNAi)是由短的双链RNA降解内源的同源mRNA而引发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RNAi作为一种调控特定基因表达的工具,被称为基因组的免疫现象,已成为当前繁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就RNAi的发现、RNAi的过程及其在动物繁殖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2008年04期 No.65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 转基因动物研究及其在医药和畜牧业上的应用

    部德群;

    <正>动物转基因技术一种是将外源基因转移到动物受精卵中,使其整合和表达,以产生具有新遗传特性的动物;另一种是将外源基因在特定调控元件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表达外源蛋白。而转入的外源基因通常有4类:参与编码和调节机体组织生长发育的基因;与动物生产力密切相关的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培育出抗某些疾病或具有广谱抗病性品系的抗性基因;治疗人类疾病所需的蛋白基因[1,2]。

    2008年04期 No.65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繁殖管理

  • 母猪安全分娩的技术要点

    荣海林;荣柏郁;徐长春;吕桂英;贾琼;肖树林;孙淑华;

    <正>为保证母猪的正常繁殖,确保母猪分娩过程的母仔安全,防止母猪分娩期和产后期母猪和仔猪的各种疾病,畜牧兽医工作者和广大母猪养殖户必须熟悉和掌握母猪安全分娩的技术要点,这对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2008年04期 No.65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提高种鹅繁殖力的措施

    王福仁;刘英德;赵艳文;董汉荣;

    <正>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种鹅生产,如何提高种鹅的繁殖力是大多数同仁关注的问题。现在把我们的经验归纳总结如下,以便大家借鉴参考。1选择优良品种鹅的品种较多,且品种间繁殖性能差异较大,所以选种是建场的关键一步。选种时既要考虑市场的需要,更要考虑繁殖性能和适应性。

    2008年04期 No.65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绒山羊精液中病原微生物的来源及防控方法

    刘兴伟;宋宪忱;高丽洁;杨秋凤;

    <正>精液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是衡量鲜、冻精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精液中如果有大量的细菌等微生物存在,会降低精子解冻后的存活时间和配种的受胎率,造成各种疾病通过人工授精的途径迅速在同类畜群中蔓延,因此很有必要采取各种办法将精液中的病原微生物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和程度内。

    2008年04期 No.65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不孕门诊

  • 奶牛繁殖障碍的防治

    王艳萍;曾维斌;

    本文围绕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3个主要因素(饲养管理不当、生殖器管疾病和繁殖技术失误),从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预防对策上进行了概述。

    2008年04期 No.65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奶牛不孕成因及治疗的探讨

    方明杰;王丽;吴淼;于达恒;

    <正>奶牛不孕症是最让奶牛养殖户头痛的奶牛疾病之一。据调查资料表明,我国每年约有1/4的育成奶牛不受胎,这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笔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同有关专家共同探讨,对奶牛不孕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效果显著。

    2008年04期 No.65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奶牛不孕症病因的剖析

    张国庆;于志民;李国强;

    <正>近年来笔者走村入户推广奶牛科技饲养新技术,调查发现奶牛不孕症原因繁多,现分析如下。1管理及日粮配比方面1.1饲料不全价长期饲料单一(特别是冬季),管理粗放。牛舍卫生不好,冬冷夏热,潮湿、通风不好。一般以多种养分

    2008年04期 No.65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奶牛不孕症的诊治

    沈成春;李秀军;杨新宇;刘波;付春江;李岩;

    <正>2006至2007年,我们对县城一奶牛场进行了调查,该场共有奶牛2803头,共发现不孕牛28头,多为产后60 d以上或16月龄以上仍未发情和经妊娠检查空怀的母牛,膘情较好,无其它疾病。28头不孕牛治愈了26头,治愈率88.9%。

    2008年04期 No.65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母猪不发情的治疗技法

    李中帅;

    <正>母猪不发情的病因很多,包括饲养管理不善,饲料中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及初产母猪的生殖系统发育不良,体况不正常,运动不足等。1主要症状母猪采食、饮水、粪尿、体温均属正常,但不见有任何的发情表现,用试情公猪追逐,母猪拒绝爬跨。

    2008年04期 No.65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人工授精

  • 种公猪的利用与保健

    徐宏林;

    <正>随着我国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各种形式的人工授精站(户)相继出现,具有一定规模(市、县级)的良种猪精液供应中心也并不罕见,对猪业生产、品种改良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仍存在着优良种公猪利用率低,使用年限短和非正常淘汰的实际问题,给种猪场户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2008年04期 No.65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国外犬人工授精技术概况

    刘建明;顿桂玲;

    通过对从采精技术、精液处理和运输到输精及妊娠鉴定都具备专业化的操作程序和配套器械等国外技术现状和运作方式的概括介绍,为我国犬人工辅助繁殖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以提高我国犬的繁育水平。

    2008年04期 No.65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如何调教种公猪

    岳鹏飞;刘芝芳;刘景霞;

    <正>随着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种公猪在生产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做好种公猪的调教,使其养成良好的采精习惯,对充分发挥优质种公猪的生产性能、延长使用年限、提高优质品种覆盖率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2008年04期 No.65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特种动物

  • 水貂在配种期饲养管理要点

    朱立涛;

    <正>配种期是提高水貂繁殖力、增强经济效益的关键时期。现将水貂配种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有关问题介绍如下。1发情鉴定工作饲养工作人员在捕捉母貂进行发情鉴定和放对时,应当抓母貂的颈部和尾部,不要抓貂的胸部和腹部,以免造成内部器官损伤。

    2008年04期 No.65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梅花鹿同期发情试验

    何正波;何正涛;冯艳霞;

    <正>梅花鹿的同期发情技术是利用生殖激素制剂,应用阴道栓塞法人为调控母鹿群的发情进程,以达到使母鹿在预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并采用冷冻精液配种的方法。该方法节约了大量的引种费用,

    2008年04期 No.65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白腹锦鸡的人工饲养与繁殖

    何厚能;邹洁建;侯方晖;

    <正>白腹锦鸡(Chinese Copper Pheasant Chrysolophus amherstiae)在分类学上属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雉族(Phasianini),是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色彩艳丽的雉鸡,俗称铜鸡,观赏性强,为我国特有雉类,无亚种分化。在广东无自然分布;常栖于有林山坡的低矮树丛及次生林地、茂密灌丛及竹丛;平时以小群活动为主,通常以1雄(♂)2雌(♀)在一起;以植物的种子、

    2008年04期 No.65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狐的配种技术

    李来平;

    <正>狐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动物,而养狐效益的高低,关键在于提高狐的繁殖率。繁殖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狐的配种。笔者认为要提高狐的繁殖率,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掌握狐的生殖生理特点1.1了解性成熟时间在笼养情况下,幼狐的性成熟一般为9~11月龄。

    2008年04期 No.65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胚移天地

  • 中国兔子超数排卵相关问题的研究(一)

    刘牧;高珊;孙井江;张建军;刘云波;

    为探讨我国有关兔子超数排卵问题相关研究的分布现状和研究成果,利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国1989~2007年11月间发表的有关兔子超数排卵问题相关论文的分布、内容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20年来发表兔子超排相关论文的流行分布。包括:年代分布;主要研究单位地区和省份的分布;论文相对集中发表的杂志分布。结论是我国有关兔子超数排卵研究论文,近10年比上世纪90年代有成倍增加,相对集中在2003年和2005年;主要研究单位分布在四川(含重庆)地区,以及黑龙江、江苏等省;养兔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占全部论文的17.8%,全国性畜牧兽医和实验动物等相关杂志占31.1%,其余51.1%论文呈散在分布,发表于各省级相关科研杂志和地区性大学的学报。

    2008年04期 No.65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性别控制

站户园地

  • 母牛子宫内膜炎的预防与治疗

    李冰;

    <正>母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率很高,对生产产生巨大影响。笔者经过总结同行多年养牛经验和查阅专业报道等,对母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和治疗有了一定的认识,提供给养牛者参考。根据母牛子宫黏膜损伤程度及分泌物的变化,可将母牛子宫内膜炎分为隐性、慢性卡他性、

    2008年04期 No.65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奶牛子宫脱出的整复与防治

    唐艳波;高艳臣;沈维力;

    <正>1奶牛子宫脱出的原因1.1怀孕期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单一、质量差;孕畜缺乏运动,或畜体瘦弱无力,过度劳累等致使会阴部组织松驰。患病、年老和经产母牛也易发生。1.2助产不当在产道较干燥时迅速拉出胎儿;胎衣不下,在露出胎衣时系重物及胎儿脐带粗短等也可引起。

    2008年04期 No.65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新生仔畜护理的技术要点

    张丽娟;王忠良;曲艳;崔亚华;孙国栋;张立秋;

    <正>由于新生仔畜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机能还很不完全,容易受到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危及健康,甚至生命。因此良好的护理对新生仔畜的生长发育就显得更为重要。对新生仔畜的护理,应特别注意以下几

    2008年04期 No.65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梅花鹿的饲养及繁殖管理

    李振贵;何正涛;

    <正>梅花鹿是经济价值很高的草食哺乳动物,养鹿的目的就是获取鹿茸和其它产品。1母鹿的饲养管理技术1.1配种期母鹿的管理母鹿在8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为配种期。这时要喂给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饲料,日喂量3.5~4.2 kg。其中精料1.1~1.2 kg,多汁料1 kg,青粗料1.4~2 kg,

    2008年04期 No.65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浅谈奶牛小区集中饲养的作用和意义

    陈会娟;

    <正>近年来,北安市养牛业在政府积极鼓励和扶持下,向着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为了提高奶牛生产水平,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针对养殖户饲养条件差,饲养不规范,奶牛产奶量低,成本高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奶牛集中饲养成立奶牛小区的发展模式。

    2008年04期 No.65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辽宁绒山羊羔羊早期断奶技术要点

    张文军;刘兴伟;张鹏;

    <正>幼畜的早期断奶技术在猪、牛、兔等应用已经很普遍,但是在绒山羊特别是辽宁绒山羊还没有相关的报道。羔羊早期断奶技术措施如果做得比较成功,不仅可以使分娩母羊快速恢复体质、提前发情配种、提高可繁母羊的繁殖潜力,而且还可以缩短群体的世代间隔、

    2008年04期 No.65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母牛单侧子宫角二例

    丁忠志;曹德祥;

    <正>奶牛正常繁殖必须具备完整健全的内生殖器官。在人工繁殖情况下,奶牛单侧子宫角能受孕极其少见,笔者发现单侧子宫角并不完全是异性双胎中的母牛,单胎生母牛也存在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的。

    2008年04期 No.65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提高山羊冻配受胎率的体会

    王爱忠;张庆贵;郭秀梅;刘佩友;

    <正>1保证冻精品质冻精品质的好坏,是决定母羊人工授精的受胎率高低的基础条件。在输精前要严格检查解冻后精液的品质,精子活力应不低于0.3,每次输精量0.4~0.5mL,有效精子数应不少于3 000万。2把握时机输精解冻后的精子存活时间相对较鲜精液而言会短些,要求输精时间与母羊排卵时间越接近越好。

    2008年04期 No.65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产后子宫洗治奶牛受胎效果的观察

    王仁;杨月平;

    <正>奶牛不孕给养牛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子宫疾病是导致不孕主要的原因之一。为此,笔者于2004年对梅里斯区某奶牛场的奶牛进行了1年的产后子宫洗治对比试验。经洗治的奶牛空怀天数大大地缩短,情期受胎率有所提高。

    2008年04期 No.65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遗传育种

  • 8个中外猪种繁殖性状主效基因的系统聚类分析

    叶敬礼;吴晗;居勇;滕尚辉;张佳;宋成义;

    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中外8个猪群繁殖性状4个繁殖主效基因的多态性分布。Nei’s距离采用MEGA2.0版本软件包中的Neighbor程序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8个猪群被聚为两类。I类:小梅山猪与二花脸猪聚在一起,枫泾猪与香猪聚在一起,最后再聚为一类;II类:约克夏猪、长白猪先聚在一起,然后又与杜洛克猪聚在一起,最后再与皮特兰聚为一类。

    2008年04期 No.65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繁改论坛

  • 对肉牛基础母牛发展有效途径的探讨

    宋海;滕永喜;吴志杰;周迪;段国峰;

    <正>近年来,各地在狠抓肉牛产业化生产的同时,基础母牛存栏却出现了严重的下滑,其内在原因是受价值规律的调控和饲养方式变革的影响,基础母牛传统生产模式萎缩的同时规模经营的发展受到抑制。笔者认为,肉牛基础母牛向乳肉兼用型转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2008年04期 No.65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