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春华,李景荣
<正> 鸵鸟是现存鸟类中最大的一种。近期美国向世界宣布野生鸵鸟驯养成功,并且预言,鸵鸟和孔雀将成为世间最大的禽类,到21世纪,鸵鸟和孔雀将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肉用保健动物。因此,美国和澳大利亚于1987年和1988年成立了鸵鸟协会,到1991年7月澳大利亚鸵鸟协会拥有会员220人,而到了1993年就发展到930人,并有14000只鸵鸟的种群。美国鸵鸟养殖业发展的更快,在1990年有鸵鸟种群12000只,只用2年的时间,到1992年则扩群到18000只,现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是出口鸵鸟最多的国家,美国现在有217家鸵鸟饲养场,成为世界鸵鸟驯养的策源地。我国近两年也从美国引进了鸵鸟,从中总结了一些在我国实际可行的经验。实践证明,鸵鸟适应性强,自然饲料来源广泛,是比较好饲养的大型鸟类,并且有其独特的特点。
1995年01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古川力
,唐志成
<正> 日本对中国猪的研究现状 从1986年最初引进中国猪以来,日本的大学和试验研究机关的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研究机关引进中国猪的情况
1995年01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董贵信
<正> 野生动物资源日益减少,各种野生动物品种和数量急骤下降乃至灭绝。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加快野生动物繁殖,是当今野生动物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世界各地动物园尤其重视野生动物的繁殖工作,大力开展研究新的繁殖技术,纷纷利用人工授精、人工孵化育雏、胚胎移植、生物冷冻贮藏等各种技术,企图使珍贵稀有而且繁殖困难的动物能够加速繁殖,藉此打开挽救濒危动物的局面。
1995年01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赵福,刘建平,古金华,安玉发,李清珍,沈为年
母猪情期受胎率与配种季节有密切关系。冬季最高为88.70%,其次是秋季为87.34%,春季为86.08%,夏季为82.61%。冬季与秋季间差异不显著(P>0.05),冬季与春季间差异显著(P<0.05),冬季与夏季间差异极显著(P<0.01)。
1995年01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叶金堂,陈有家,蔡建新,管红
1991~1994年将12只母熊和7只公熊先后组成7组,公母比例为1:1或1:2。4只母熊产仔,占试验母熊的33%,共产仔6只,成活4只,成活率67%,成活的仔熊生长发育良好。这是国内首次成功地进行黑熊棕熊在笼养条件下的繁殖。
1995年01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朱化彬,王瑞祥
利用大鼠垂体前叶细胞单层培养系统,在体外测了枫泾和长白猪发情周期卵巢中抑制素的相对活性(含量)。结果表明,发情周期0天、10天卵泡液和卵巢组织对大鼠垂体细胞分泌FSH的抑制百分数,枫泾猪分别为66.98±2.6%(n=6),71.9±1.6%(n=5),38.5±2.3%(n=6),39.0±5.7%(n=5);长白猪分别为74.7±1.3%(n=4),81.7±2.8%(n=6),53.2±3.2%(n=4),54.1±3.5%(n=5)。同一时期的卵泡液和卵巢组织对垂体细胞分泌FSH的抑制作用,枫泾猪明显低于长白猪(P<0.05或P<0.01),亦即枫泾猪卵巢中抑制素的相对活性低于长白猪。
1995年01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 刘建民,梁冠生,张嘉宝,于仙忠,葛宝生,周虚,关宏
本研究利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体外受精(IVF)技术,体外生产牛胚胎,以获得试管牛。结果表明:卵母细胞体外培养22~24h后,其成熟率为85%;体外受精率为83%。体外受精卵分别在颗粒细胞单层(CCM)和输卵管细胞单层(OCM)上培养,其胚胎最后产量(以授精时卵母细胞的数目为基数)分别为19%和29%,差异极显著(P<0.01)。若体外受精卵先在CCM中培养72h后,再将已发生卵裂的(>4细胞)胚胎移到OCM中培养,其胚胎最后产量为35%。这表明:早期胚胎在其发育过程中至少存在着三个发育时期,即1—8细胞、8—16细胞和8细胞—囊胚三个阶段,各阶段需要不同的培养环境。IVM/IVF胚胎移植到受体黄牛体内后,其足月时的妊娠率为15%。
1995年01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邴印忠,于兴钟,孙凤俊,高冰,王玉珍,李淑坤,边凤玉
<正> 海狸鼠的人工饲养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其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易饲养,饲料来源广、适应性强、发病率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近几年,我国海狸鼠人工饲养也发展较快,相继建立了许多饲养专业场,但对海狸鼠繁殖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针对海狸鼠繁殖情况,做一些观察分析,以供参考。
1995年01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L.F.Laflamme
,于达恒
<正>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确定体况和产后营养水平对肉用母牛繁殖陛能及其哺乳犊牛的增重的相对重要性。并测定母牛产后好的营养水平是否能够补偿母牛分娩时较差的体况。 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连续两年,每年采用72头经产的海福特一夏洛来杂种母牛、所有的供试母牛都在每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5月供给中等质量的青贮牧草。母牛分成6组,每组12头,每组根据年龄、体重和上年所施加的处理加以平衡。母牛饲喂150天青贮料,使其在分娩时的体况达到4或6级,而且在每个体况组内,母牛被随机分配成两个水平,其一产后每天补饲0kg精料,其二每天供给4kg大麦。母牛饲养在一个敞圈中,其中包括6个畜栏
1995年01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李娟
<正> 为监测和比较配种2~20天的妊娠及未妊母猪的卵泡数量及卵泡发育状况,在人工授精当天,把24头母猪同等配对,每对随机输入已死精子(n=12)和活精子(n=12)。所有母猪用同一头公猪的精液人工输精,从发情后3天到20天,用超声图象监测卵巢卵泡。超声图象用磁带记录并加以分析。标记卵巢以确认卵泡波的存在,然后将卵泡以小(<3mm),中(3-5mm),大(≥5mm)分类。利用超声图像在21天进行妊娠诊断。妊娠母猪其小、中和大各类卵泡数量保持一定比例,而未妊母猪各类卵泡的比例在前15天保持稳定,此后,从15~
1995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C.F.MARTL
,曹敬宝
<正> 奶牛的经济效益受牛群的产量和繁殖状况影响。1950~1990年威斯康辛洲奶牛群体平均产奶量增加了一倍。但产奶量和繁殖性状间在遗传和表型上有拮抗作用。美国淘汰的荷斯坦牛有12%是由于繁殖性能低造成的。Freeman等估计用于治疗繁殖机能障碍的费用占兽医费用的21%。为改善牛群的繁殖性能,农场主需要了解产奶量、繁殖、营养、遗传和管理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 本研究对来自不同生产水平牛群校正和未校正的生产记录估计方差组分,检验不同生产水平牛群空怀天数和产量间相关。
1995年01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 张嘉保,田家良,刘健,杨殿军,阿淑艳,王力波,于香玲
<正> 育种是养犬生产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生产优良犬的基础和手段。本文仅结合我国养犬业的现状,就犬的育种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犬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养犬业出现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犬的繁殖育种、饲养管理、训练作业及疾病防治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但是,应该看到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和困难。多年来,我国犬的育种工作缺乏系统、科学的体系和组织管理,整个犬生产处于低水平重复状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种犬品质不良,数量严重不足。在目前犬源十分
1995年01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姜旭德
<正> 实验调查测定了周岁肉用公牛在性能测定结束时,睾丸大小、组织学、精子产生及内分泌特征间的关系。25头肉用公牛,其中海福特16头,安格斯4头,夏洛来5头,阴囊周径范围为28.5~36.0cm。于15月龄时,宰前测定阴囊周径,并采精,进行GnRH反应测定。测定睾丸日产精量(DSP)、附睾精子贮量(ESR)、生精上皮面积(SEA)、及生殖上皮损失程度(DGEL)。结果表明,阴囊周径(SC)与睾丸重(p<0.05)、DSP/克(p<0.02)、DSP/头(p<0.01)和ESR(p<0.01)均呈显著
1995年01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Matthias Leisen
,魏国生
<正> 现今所用人工授精公牛的品质对乳牛群将来的生产效率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人工授精用种公牛的选择决定着乳牛群将来的产乳量、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以及体型,而且也决定着今后的泌乳力,乳中体细胞含量和产犊的难易。 对于大多数农场来说,保持在国内以及国际上的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使用适应末来要求标准的种公牛。经济学研究表明,与往常一样,产乳量高的乳牛将仍然是首选的,所以未来具有竞争能力的牛场必须提高个体母牛的生产力。但是也必须清楚,通过遗传手段来提高生产潜力也自然会要求更高的管理水平。
1995年01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武秀库,石雨龙,刘玉明,王德林,魏强
<正> 夏洛来羊是原产于法国的优良肉用羊。为了提高本地细毛羊的肉用性能,90年我场引进夏洛来肉用种羊。现将用夏洛来羊作父本,本地细毛羊作母本进行级进杂交所获得的夏洛来×本地细毛羊(简称夏细F1)及夏洛来×(夏洛来×本地细毛羊)(简称夏细F2)的体型外貌及生产性能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是在本地细毛羊、夏细F1、夏细F2同龄、同性别、同群饲养、管理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的。羔羊出生后15天开始补料,二月龄进行断奶。
1995年01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王秀芝,曾强贵,姜通理
<正> 135日龄体重是蛋鸡育成期的一项育种指标。现代化蛋鸡饲养业,要求蛋鸡育成期体重整齐、适宜。在生产实践中,往往出现体重的一致性较差的问题。育成期均匀度高的鸡群,易于管理、有较理想的产蛋高峰。 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育成期体重偏小的鸡,进入产蛋期后,产蛋率低、死淘率显著高于同期体重高的鸡。 本文对红兴隆科研所种鸡场培育的白壳蛋鸡品系—三江白鸡的育种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探讨135日龄体重与产蛋性能的关系,以便今后指导生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995年01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闫长平,李晓东,李广忠
<正> 种蛋受精率的高低不仅影响种鸡场的孵化率,而且直接影响种鸡场的经济效益,因此,种鸡场要想获得更多、更好的健康鸡雏,就必须提高种蛋的受精率。 一.精选种鸡 1.公鸡要求选择体躯大、腿脚高,雄性强、体格壮的留做种用。 2.母鸡要求选择羽毛紧、体躯椭园、鸡冠红润的留做种用。 二.适时进行公母鸡混群 公母鸡混群一般在20周龄左右。公母鸡及时见面,有熟悉培养感情的过程。公母鸡混群比例应按1∶8~10
1995年01期 2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曹德祥,李仁奎,付志文,邢春强
<正> 子宫内膜炎是母牛的多发病之一,也是造成母牛难孕的主要因素。难孕牛中90%由子宫内膜炎引起,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是由于输精、助产过程中消毒不彻底,及胎衣停滞脱落不净造成的,患病牛一般发情正常无行为表现,很难诊断准确。但若诊断和治疗及时,大多会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诊断的关键是适时,即在发情输精时诊断,往往病症明显,治疗效果也好。
1995年01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贾士杰,赵连真,曹德祥,李淑兰
<正> 子宫灌注剂是为了治疗子宫疾病配制成的乳浊液或混悬液。治疗时用洗宫器输入子宫腔内,其具有以下特点: 1.药物不经消化道,不受消化液和食物的影响,直接作用于用药部位,在局部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起效较快,用药量较少。 2.配制简单方便,现用现配。 3.质量要求较注射剂低。
1995年01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工藤克典
,孙宏雁
<正> 急性乳房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较重病例,呈现白血球减少,血凝元焦异常以及抗凝血酶Ⅲ水平低下等症状,并可能陷入瘫痪状态。 为此,作者对22例急性乳房炎病牛,依据临床症状分为急性和特急性两群,对每个病例均进行了一般临床检查,细菌学检查,血液凝集系统检查以及血小板数、血小板凝集力的检查,并将两群结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概要报告如下。
1995年01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王月珍,郑彦才,尚士平,张好祥,宋玉萍,胡中会,白仁和
<正> 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仅就目前在生产实践中与繁殖障碍关系极为密切的几个因素加以浅析。 饲养管理方面 1.人力不足,饲养头数过多,各个方面难以顾全,而导致繁殖结果不良。 2.产后是否实行单独管理。繁殖障碍初期常由子宫复位不良引起,产后的饲料补充和运动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1995年01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伊忠厚,杨经波
<正> 奶牛不孕症是奶牛生殖繁育的一大障碍性疾病,本病由于奶牛的生殖生理特性而多发常见。现将几年来临床所见奶牛不孕症论治综述如下: 营养性不孕 1.幼稚病:多由于生长期缺乏营养,蛋白质不足引起生殖生理激素分泌不足,卵巢和子宫发育受阻,出现发情不明显,排卵缓慢,受胎率低。对此型要加强营养,补充矿物质、多种维生素。治疗时肌肉注射雌激素、三合激素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同时肌肉注射亚硒酸钠VE20~40毫升。
1995年01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白福义,武诚,武德兴,刘成文
<正>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由于农村对母畜使役过重,加之饲养管理跟不上,每年有20%~25%的可繁殖母牛不发情或发情期拖后,严重影响了母牛的繁殖,给养牛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母牛的发情率、受配率和受胎率,我们根据初乳含有完全的生物学活性物质,如球蛋白、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酶和各种激素,其中包括雌激素的特性,进行了初乳诱导乏情母牛发情的实验,自九一年至九三年共催情母牛142头,收到一定效果。
1995年01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张贵江,李启唐,刘玉明,吴广安,魏强,李晶
<正> 绥化地区海伦种畜场位于海伦市东北部,养羊的自然资源比较优越。 我场于1993年4月份从山东省荷泽地区嘉祥种羊场引进小尾寒羊育成母羊120只,种公羊3只。通过两年来的实践,现将引种后观察的情况分述如下: 一、适应性 小尾寒羊适应性强,不怕热,比较耐寒,采食广泛,性情温顺。由于雨季草场积水多,抗腐蹄病能力较差。 1.小尾寒羊不怕热,有一定抗寒能力。我场饲养的小尾寒羊冬天以舍饲为主,备有封闭式圈舍,在舍外补草、补料、饮水,每天结合运动放牧5~6小时。夏季以放牧为主,每天放牧10小时以上,在河流饮水。夏天放牧季节在30℃高温下,不聚堆,不钻草棵,照常采草;冬
1995年01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王洪喜,刘忠义,包文才,姜泽富,李万生,孙玉堂,王国贵,邵会德
<正> 目前牛冻配实践中,为数不少的技术员对牛的发情鉴定欠功夫,把握不好适宜的授精时机,于是采取前迎后堵的输精方法。在—个情期内少则2管,多则3-4管。这样做的后果,不仅受胎率低下,而且造成子宫疾患,屡配不妊。我们针对冻配实践中存在的“多用精不多配,疾病牛又增加”的兆头,在抓技术员合理确定授精时机和安全技术操作的同时,大力提倡一管受胎,并于一九九三年分别在五个乡镇配种站进行冻配一管受胎试验。
1995年01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孙国才,张云富,唐殿清,颜世波,黄义
<正> “畜大壮”即a——玉米赤霉醇(ZERANOL)是牛羊促生长剂,有增加氮沉积,加速合成蛋白质,促进发育和抑制脂肪沉积的作用。埋植“畜大壮”药丸,可促进动物体增重,增加产肉量。我们于1992年8月16日至11月15日,在汤源县北华种畜场应用“畜大壮”对半细毛羔羊增重效果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995年01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孙青原,秦鹏春
<正> 卵母细胞的成熟(包括细胞核成熟和细胞质成熟)是完成正常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所必须的,是指卵母细胞获得完成减数分裂、为受精及胚胎发育做好准备的能力。在哺乳动物,这一过程非常复杂,有许多问题至今仍没搞清。 一、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能力的恢复 在大多数哺乳动物,出生前后卵原细胞停止有丝分裂,进入减数分裂,并停滞于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的双线期。性成熟以后,每一繁殖周期都有一批卵母细胞在迄今未知的某些信号的作用下,进入生长期,卵母细胞体积快速增加。接近生长期结束时,获得减数分裂的能力,但仍停滞于双线期。在许多动物,该期细胞核明显,称为生
1995年01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 张贵学,杨萍,贺桂馨
<正> 一、动物优势卵泡的选择 哺乳动物每个发情周期中有多个卵泡生长发育,腔前卵泡阶段不需要FSH的作用,可进行性地发育到有腔卵泡形成时期,FSH促使其形成腔。排卵前FSH的唯一作用是刺激雌二醇致敏的腔前卵泡~(1-4),同时使上个周期的有腔卵泡迅速发育起来,但并非所有的卵泡都能排卵,这就涉及到哪些卵泡终将成为优势卵泡的问题。 牛在每个发情周期中,有2~3个卵泡发育波,每个波中只有1~2个卵泡变为优势卵泡,其它卵泡则闭锁~(5-9)。目前认为FSH不足以支持所有排卵前卵泡发育,尽管同一时间发育的卵泡受相同血液循环供应,但每个卵泡微环境仍有差异,健康卵泡具有较高雌二醇/雄激素转换比率和较多FSH及LH等受体~(10-,11)。排卵前的
1995年01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邴印忠
<正> 由黑龙江省科委下达,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所承担,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东北农业大学协作完成的海狸鼠繁殖技术的研究课题,于1994年11月24日通过省科委主持的鉴定。 该课题经过三个单位科研人员近四年的艰苦努力,超指标完成了合同内容。专家们一致认为成果数据可靠,原始材料齐全,并从关键技术入手,密切结合实际,面向市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我国海狸鼠饲
1995年0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正> 为测定不同体况分数的奶牛用GnRH处理的效果,随机选定2437头初产和经产母牛,在分娩检查后(25~35天)和第一次配种时,用安慰剂或给100ugGnRH。获得1906头完整记录。泌乳早期的体况评分分为1-5个等级(1为瘦,5为肥)。第一次配种时,体况分数高(≥3.0)的牛比体况分数低(<3.0)的母牛到第一次配种少8.8天,空怀天数少6.4天,但每次受胎配种次数多
1995年0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本期数据